2011年7月27日 星期三

資訊共享空間(Information Commons)

資訊共享空間則於1994年在Southern California University首先開創,各大學圖書館從此逐漸採納”Commons”這個概念運用到圖書館當中,資訊共享空間最初的想法是用字元(bytes)取代圖書(books),也就是建置電腦實驗室,提供電子資源的取用與多樣化的軟體,而Beagle2004)則認為資訊共享空間是圖書館「從資源的辨識、檢索到資料處理、格式轉換,到保護、包裝、出版的一連串連續性的服務」。
Bailey & Tierney 2002對資訊共享空間的概念提出三個基本類型:宏觀的共享空間(Macro-Commons,即資訊世界,最重要的為網路上的數位資訊;微觀的共享空間(Micro-Commons,指的是電腦科技、周邊設備、軟體、網路設備等高度集中的空間區域;最後一項為整合的共享空間(Integrated Commons,就是將研究、教學和學習整合,強調數位化,並融合於圖書館資訊服務中。
資訊共享空間是由實體空間與虛擬空間所共同組成的,他提供一個具充分資源設施的舒適空間,可讓學生在這個空間隨時上網以及利用其他資源,一次滿足讀者所有的服務,在這個階段,許多大學圖書館紛紛將原有的典藏空間改成大量的電腦資訊設備,供使用者學習與取用資源。雖然資訊共享空間沒有一套標準化的模式化的模式,但是組成資訊共享空間的要素通常包括:參考資源暨諮詢工作站、合作學習室、個人資訊檢索及多媒體工作站、電腦教室以及休閒區等。(侯淳凡)
參考資料:
楊美華(2009)。大學圖書館學習共享空間的理念與建置。圖書與資訊學刊,12),1-17
Barbara Schader 2008. Learning commons: evolution and collaborative essentials. Oxford, U.K.: Chandos.

學習共享空間(Learning Commons)

將資訊共享空間融入”Student Success”的概念,即是學習共享空間的核心。除了圖書館本身,還需與校園其他單位結合,資訊科技專家、設備設計師、教學專家、同儕顧問、寫作專家等,以融合圖書館內與圖書館外的所有可能的服務。將校園的中心觀念從「教育(Teaching)」轉變到「學習(Learning)」,學習共享空間將圖書館服務發展成新的服務典範,進而提高圖書館在校園內的能見度(Visibility)。過去資訊共享空間強調提供資訊設備、討論交流與資訊檢索服務,但學習共享空間認為除了以上所述外,應提供更多學習面向的服務,整合更多如線上隨選教材、學科諮詢老師等學習上的服務,資訊共享空間促使知識找尋,而學習共享空間則促使知識的創造。學習共享空間不僅有取得或複製資訊,更強調學習「如何去學?」的技巧,而這在一般課堂是無法學習到的,也非資訊共享空間所強調的。以圖書館的觀點而言,資訊共享空間較著重於給予讀者資訊管理的或相關技術的資源與技巧,但學習共享空間更增加與使用者的互動,強調與使用者的對話與連結。
圖書館傳統的特色與功能已不敷需求,面對無處不在的資訊,使用者並非進到圖書館才能使用資源,圖書館唯有轉型才能繼續生存,學習共享空間因此受到圖書館的重視,學習共享空間是一種新型態的圖書館服務模式,將圖書館的實體空間重新配置,結合數位環境的虛擬資訊、功能完善的電腦軟硬體設備與內容豐富的圖書館資源,並由優秀的參考館員、資訊科技技術人員與各學科專家來提供學習與研究指導,將圖書館實體空間、資源、設備與技術重新整合成新的服務概念,提供讀者「一站購足」的資訊服務與合作學習共享空間。而在以學習為中心的概念主導下,因進一步結合學習構面的元素,整合更多學習的教材與指導服務,讓圖書館可躍升為大學的心臟,支援大學教學與研究任務。(侯淳凡)

參考資料
楊美華(2009)。大學圖書館學習共享空間的理念與建置。圖書與資訊學刊,12),1-17
Barbara Schader 2008. Learning commons: evolution and collaborative essentials. Oxford, U.K.: Chandos.
�� � � Pv ��t 享空間的理念與建置。圖書與資訊學刊,12),1-17
Barbara Schader 2008. Learning commons: evolution and collaborative essentials. Oxford, U.K.: Chandos.
onok� y r Pv ��t peok="t" o:connecttype="rect"/>

資料來源:取自林泰宏。2.0 時代的圖書館 Web 2.0Library 2.0 介紹。淡江大學圖書館 URL:www.lib.pu.edu.tw/~jiang/LAROC/library2.pdf
Web2.0的走向(Kroski, Ellyssa2008,轉引自技術服務小百科http://techserviceslibrary.blogspot.com/2011/04/20web20.html)
(1)       The Web as Platform(以網路為平台):將網路視為基礎的平台,任何新軟體與未來可能的線上應用都可在此平台上發展。
(2)       The Network Effect (網路效應):稱之為網路或網站社群。Web2.0強調參與,因此社群會因人們的參與,而增加其價值。
(3)       Harnessing the Collective Intelligence (引領群體智慧):多人的參與,則累積眾人的智慧,引領社群中的群體智慧,也增進Web2.0的系統。
(4)       Data is the Next Intel inside (資料將會是下一個“Intel inside):新世紀的網路拓展者認為,由使用者產生內容,將是社群的真正價值。鼓勵使用者參與對Web2.0而言是很重要的,越多人參與貢獻資源,則會有更好的網路效應與群體智慧。
(5)       End of the Software Release Cycle (終止軟體出版周期):將突破傳統套裝軟體的模式,Web2.0環境強調讓使用者與軟體互動,強調軟體的Beta版,不斷的修改與測試。
(6)       Less is More (少即是多):強調簡易而具高效用的。減少軟體學習的過程,又可以即時回應市場的需求。
(7)       Syndication (综效):指資源的分享沒有限制,資訊的建構形式可一再的重覆規劃與運用。
(8)       Design for Reusability (為重複使用而設計):分享的原則不只是對使用者,更擴展至系統發展者。也就是開放API的理念。
(9)       Software for more than one Device (軟體超越單一設備):使用者取用資訊不只透過電腦,可經由各種設備取得,如手機、iPod等。
(10)   Rich User Experiences (豐富使用者的經驗):不用重複讀取整個網頁來取得部分資訊,多用於個人化頁面的運用。
(11)   The Long Tail (長尾理論)Web2.0運用的設計不只包括熱門的資訊,也包括一些以前難以找到的資訊。
(12)   Social Software (社會性軟體)Web2.0多透過社會性軟體建構社群,以分享生活、組織資訊。
具體的轉變如下所示
  個人網頁部落格
  百科全書→ Wikipedia
  文字串流媒體
  taxonomies → folksonomies
  電子郵件即時通訊
(侯淳凡)
參考資料:
Jack M. Maness2006. “Library 2.0 Theory; Web2.0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Libraries,” Webology, 32.

網路2.0(Web2.0)

Web2.0最初是在2004年由Tim OReilly和其實驗室Dale Dougherty of OReilly Media所提出。起因是在1990年代,科技市場開始興起新的商業模式潮流,有別於Web1.0而包含了以下特色:協同合作、互動性、動態的、使用者同時創造與消費資訊內容、多感官的傳播、是對話而非獨白、與以使用者為中心等核心概念Web2.0的精神在於分享和參與,注重雙向互動。進展到Web2.0時代,資訊傳播方式單向提供轉變到與顧客雙方合作,並共同建置資訊內容。

資料來源:取自林泰宏。2.0 時代的圖書館 Web 2.0Library 2.0 介紹。淡江大學圖書館 URL:www.lib.pu.edu.tw/~jiang/LAROC/library2.pdf
Web2.0的走向(Kroski, Ellyssa2008,轉引自技術服務小百科http://techserviceslibrary.blogspot.com/2011/04/20web20.html)
(1)       The Web as Platform(以網路為平台):將網路視為基礎的平台,任何新軟體與未來可能的線上應用都可在此平台上發展。
(2)       The Network Effect (網路效應):稱之為網路或網站社群。Web2.0強調參與,因此社群會因人們的參與,而增加其價值。
(3)       Harnessing the Collective Intelligence (引領群體智慧):多人的參與,則累積眾人的智慧,引領社群中的群體智慧,也增進Web2.0的系統。
(4)       Data is the Next Intel inside (資料將會是下一個“Intel inside):新世紀的網路拓展者認為,由使用者產生內容,將是社群的真正價值。鼓勵使用者參與對Web2.0而言是很重要的,越多人參與貢獻資源,則會有更好的網路效應與群體智慧。
(5)       End of the Software Release Cycle (終止軟體出版周期):將突破傳統套裝軟體的模式,Web2.0環境強調讓使用者與軟體互動,強調軟體的Beta版,不斷的修改與測試。
(6)       Less is More (少即是多):強調簡易而具高效用的。減少軟體學習的過程,又可以即時回應市場的需求。
(7)       Syndication (综效):指資源的分享沒有限制,資訊的建構形式可一再的重覆規劃與運用。
(8)       Design for Reusability (為重複使用而設計):分享的原則不只是對使用者,更擴展至系統發展者。也就是開放API的理念。
(9)       Software for more than one Device (軟體超越單一設備):使用者取用資訊不只透過電腦,可經由各種設備取得,如手機、iPod等。
(10)   Rich User Experiences (豐富使用者的經驗):不用重複讀取整個網頁來取得部分資訊,多用於個人化頁面的運用。
(11)   The Long Tail (長尾理論)Web2.0運用的設計不只包括熱門的資訊,也包括一些以前難以找到的資訊。
(12)   Social Software (社會性軟體)Web2.0多透過社會性軟體建構社群,以分享生活、組織資訊。
具體的轉變如下所示
  個人網頁部落格
  百科全書→ Wikipedia
  文字串流媒體
  taxonomies → folksonomies
  電子郵件即時通訊
(侯淳凡)

參考資料:
Jack M. Maness2006. “Library 2.0 Theory; Web2.0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Libraries,” Webology, 32.

雲端圖書館自動化

雲端圖書館自動化

Michael Stephens2009年在Ten Trends & Technologies for 2009一文中,首次提出雲端運算的觀念,雲端運算其實或多或少已運用於現在的網路科技當中,可以說「透過網路提供的服務」都可稱為雲端服務。目前的網路環境已發展成熟,不僅使用者已習慣上網,各種網路新技術更趨向多元化,最重要的是上網速度也越來越快。
而圖書館運用雲端運算進行技術工作與服務也有所發展,在技術工作方面,利用雲端讓圖書館員無論進行任何檔案修改,包含採購、編目、管理等文件資料,都可放置在雲端中,供其他人員觀看瀏覽,也能因此將其工作透明化,並降低建置圖書館系統的成本。
而在服務方面更可進行所謂的雲端服務,尤其是電子資源愈加快速增加,雲端服務也更加重要,使用者不需親自到圖書館,在家就可透過雲端取用圖書館資源,只需一次檢索就可取用到各種形式的資源,也不需要另外安裝軟硬體,取用資源更有效益。當然雲端還有許多需要克服的難關,對圖書館而言例如讀者私人檔案的管理,如何確保不外洩,而電子資源的借閱如何進行限制,以及資料上傳被攔截等,都是未來會面對的問題,但相信面對越來越多的上網人口,雲端運算仍會成為未來的主流。(侯淳凡)
參考資料
程蘊嘉2010)。雲端圖書館。檢索日期:2011/06/28 引自http://shslc.ltsh.ilc.edu.tw/epaper/epaper77/圖書館新知全文.pdf

關聯的圖書館資料(Linked library data)

現今的圖書館因為資料的蒐集與組織皆由圖書館自行進行與使用,所建立的資料大部分與外界的網路隔絕,圖書館之資料及與其他領域資料之間的連結度相當貧乏,資料蒐集的過程與資料的格式皆聚焦於圖書館的使用情境。若圖書館的資料能成為網路中關聯的資料網,則意味著圖書館可以更符合使用者的期待。而對於外界的網路來說,圖書館的加入也可幫助解決語意網目前的阻礙,這些阻礙即是網路上的文件普遍沒有資料識別標示,使得資料與資料之間難以連結。語意網需要知識本體的建構,而這圖書館控制詞彙即是知識本體的基礎。
將圖書館的詮釋資料轉換為關聯的資料是讓圖書館的資料連結到外界網路重要的環節,目前美國國會圖書館宣布近期將開放包含URI識別的LCSH及其他權威控制資料,而Code4RDA計畫則採納RDA所創造出來的模型,嘗試提出編碼基礎,以完整支援RDA。目標在將現行的MARC紀錄以及RDAFRBR標準規範產生RDF。一旦圖書館的書目資料能從書目紀錄中被釋放出來,那麼我們將會得到非常豐富之關聯的資料。圖書館如能真正成為網路的一部分,則不論對網路未來的發展或是人類知識的擴展,都是相當重要的一環。然而相關工作必須仰賴圖書館員積極參與詞彙的發展、增進與創造知識本體,以搭起圖書館與外界網路之間的橋樑。(張慧銖,2011(侯淳凡)
參考資料:
張慧銖2011。第七章資訊組織的發展趨勢。圖書館電子資源組織,臺北市華藝。頁458-462

EPub格式

一、電子書標準演變 (OeBPSepub)
  OeBPSE-pub歷史發布如下:
     19999月 → Open eBook Publication Structur(OEBPS) 1.0
     20016月 → OEBPS 1.0.1取代OEBPS1.0
     20028月 → 推薦OEBPS 1 .2規範發布
     200610月→ Open Container Format (OCF)1.0
     20079
       Open Publication Structure (OPS) 2.0.發布,取代了OEBPS 1.2 ;
       → 另規範Open Publication Structure Format(OPF) 2.0
     20115月→ePub3.0格式發佈
兩者的目的皆用來敘述電子書的內容結構與資料交換。在是定義用於出版商(Publishers)與電子書閱讀系統(eBook Reader Systems)間的標準電子書交換格式。出版商對其出版的書籍內容只要轉換成OeBPS(後來epub)標準格式後,使用支援該格式的電子書閱讀軟體及閱讀機便可顯示出書本內容。(劉惠珍,2008;葉晴辰,2005)
二、OeBPSOpen eBook Publication Structure
  OeBPS1.2的標準主要包含三大部分:OeBPS PackageOeBPS DocumentOeBPS Style Sheets,亦就是以這三部份記載電子書的相關資訊,以下分別說明:(葉晴辰,2005)
1.      OeBPS Package
(1)    主要核心關聯檔案,記載著出版品的重要資訊,每一個出版品都必須要有這個檔案。
(2)    XML語法來描述OeBPS Document、圖片及其他相關組成出版品的物件,並標記彼此的關聯性。
(3)    OeBPS包裹檔的副檔名為 .opf,語法為XMLMIME Type”text/xml”
(4)    OeBPS Package檔主要組成部份有:


表一、OeBPS Package檔主要組成一覽表
名稱
說明
Package Identify
包裹辨識符號
OeBPS出版品的唯一辨識符號
Metadata
詮釋資料
出版品的Metadata(標題、作者、出版商),有dc-metadatax-metadata兩種。前者主要包含都柏林核心集定義的電子書詮釋資料,提供電子書的整體資訊,其命名方式以dc: 來開頭;後者主要是允許內容提供者描述超過都柏林核心集範圍外的詮釋資料,亦就是自行定義的詮釋資料。
Manifest
文件列表
組成出版品的檔案(文件、圖像、樣式表等),名稱、代號、型態均在此加以描述。Manifest包含fallback的宣告,用來處理規範中沒有支援的媒體類型。
Spine
閱覽順序
文件的編排,提供線性的閱讀次序。
Tours
閱覽途徑
出版品其他的閱讀順序,例如依各種不同的閱讀目的及讀者的專業等級差異,產生不同的閱讀次序,可供選擇的不同瀏覽途徑。
Guide
導引指南
一套出版品基本架構特性的參考資料,例如目錄、前言、參考書目等。
資料來源:E- Pub Specifications規範http://www.idpf.org/specs.htm
2.      OeBPS Document
(1)    它所包含的元素與屬性主要來自HTML4.0的子集,因此其內容與HTML網頁內容結構相當類似。
(2)    為電子書主要的書籍文字內容,同樣亦是以XML語言描述。
(3)    OeBPS1.2的文件詞彙是XHTML1.1的純子集,其所選擇的元素和屬性都列於OeBPS規範中,有五個共通屬性描述如下:

表二、OeBPS1.2的文件詞彙的五個共通屬性描述
名稱
說明
Id
標識符號
Id屬性對元素給予唯一標識符號,在文件中的所有元素,標識符號的值是唯一的。
Style
樣式
OeBPS規範中反對style直接應用於元素中,規範強烈建議樣式屬性不適用於OeBPS1.2文件中。
Class
類別
這個屬性引許selector-based的樣式規格,以空白分隔的一連串類別名稱。
Title
主題
這個屬性可以為文件提供主題,亦可提供搜尋引擎之用。
Xml:lang
用以指明在XML文件中任何元素的內容和屬性值的語言,亦就是當文件解釋成XML文件時,元素的基本語言。
資料來源:E- Pub Specifications規範http://www.idpf.org/specs.htm
3.      OeBPS Style sheets
(1)    主要功能是書籍內容的排版設定,以便在不同的閱讀軟體及閱讀機上均能顯示正確的排版方式。
(2)    顯示樣式宣告,使用串接樣式表CSSCascading Style Sheets),並使用CSS2語法。
三、E-pubElectronic Publication
E-pub意圖是既作為一個文件格式資源和最終用戶的格式交換使用。基於這個原因,檔案收集到一個容器(container),便於傳播和使用。這種container通常是一個壓縮文件,但已被擴展重新命名為”.epub”(Poweridea2009)
OeBPS標準被IDPF所制定的E-pub標準取代, E-Pub包含底下三份規格:(許乙清)
1.      Open Publication Structure (OPS) 2.0:規範一個標準來製作電子書的內容,使得電子書內容提供商(出版者或作者),能依據該標準製作電子書,並使得廠商能遵循該標準發展[1]電子書閱讀器,進而使得不同廠牌的電子書閱讀器都能顯示不同電子書提供商所製作的電子書。
2.      Open Packaging Format (OPF) 2.0:描述電子書各單元內容間的關聯性,如何將數個滿足OPS規範的電子書單元內容包裹成一本電子書。
3.      Open Container Format (OCF) 1.0:描述如何將電子書內容壓縮成單一的電子檔,以便利電子書的發送、傳播與檔案管理。
    為何標準要轉變,因為任何一個標準必歷經週期修正,而演化為成熟技術。在2007IDPF國際數位出版論壇成員投票表決,「Open Publication Structure 2.0」即電子書規格作為正式的行業標準,以及20115月公布ePub3.0格式針對中文的需求做修正,包含頁面閱讀方向、中文直式書寫顯示、中英文標點符號混合顯示方式、橫/直排顯示、Ruby註記、欄位顯示最佳化,其又針對電子圖書出版業向格式標準化和設備互通性邁出一大步。(劉惠珍;資策會,2010)
(/陳莞捷)

參考資料:
Poweridea(2009)。電子書格式EPUB。上網日期:民1000625日。檢自:http://www.168print.net.tw/myhtmls/print/forum_posts.asp?TID=381
許乙清。ePub eBook Introduction。上網日期:2011625日。檢自http://www.slideshare.net/aecro/e-pub
葉晴辰(2005)。依循OEBPS標準之漫畫電子書研究。國立交通大學電機資訊學院專班的數位圖書資訊組。上網日期:2011625日。檢自http://nctur.lib.nctu.edu.tw/handle/987654321/3346
資策會(2010)。電子出版品標準規範的現狀與發展。
劉惠珍。由epub 標準規範看電子書在消費市場的異業合作。上網日期:2011626日,檢自http://wenku.baidu.com/view/df2fe6136c175f0e7cd137a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