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8日 星期一

知識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


知識管理的對象是「無形的智慧資產」,知識管理的目的是促使組織不因人員異動、環境的變遷而能保持永遠的競爭力,能於最短時間內能掌握解決問題的能力。知識管理有四個重要元素,即是人、知識、分享及資訊科技,人為知識的載體,知識包含了資料、資訊、知識與智慧,組織文化必須建立分享的意願,資訊科技則運用於協助知識管理的建構。
在知識管理時代圖書館要扮演的角色不應再侷限於文件的管理,應要促進知識的流通,不同群體對知識之需求不同,故了解圖書館所服務的社區群體對知識之需求,是進行圖書館工作的首要之務。圖書館組織整理文獻的內容,是為了「使用」文獻,應以服務的社區群體所了解的主題概念來呈現文獻的內容,使之易於取用,進而創造新知識。如何引導讀者在資料的大海中尋求有用的資訊,進而轉化為個人的知識與智慧,是圖書館在知識管理時代重要的任務。(黃柏翰)

參考文獻:
李琇兒(2003)。知識管理時代圖書館的意義。國立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館刊,9(2)21-27

軟體服務SaaS (Software as a Service)


軟體服務(Software as a Service , SaaS),也就是把應用程式當作服務,如同應用程式服務提供者(Application Service Provider, ASP) 提供的遠端應用程式的服務模式,但加入雲端動態資源配置的特性,不會因為負荷或使用者數量變化而影響應用程式的效率。
圖書館與資訊業者的合作 (思考如何與廠商結合,在網路上提供彈性的自動化服務)、圖書館與圖書館間的合作(館際間的合作將更方便,同時在不需考慮硬體購置及軟體程式維護下,透過雲端合作模式由各館共同支付租金);另也可讓圖書館與使用者之間的合作更多元,例如:結合Web 2.0的共建共享模式,發展適合圖書館服務的應用:
SaaS:公用目錄由主機時代的OPAC到全球資訊網的WebPAC,再進入到結合各相關網路資源、合作校院圖書館各類資源的雲端公用目錄(CloudPAC),並透過雲端技術進行出版、合作編目、書評與推薦等。(黃柏翰)
參考文獻:
余顯強(2011)。淺談雲端運算在圖書館服務之應用。國立成功大學圖書館館刊, 20

射頻識別 RFID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射頻識別即RFID(全名為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術,又稱電子標籤、無線射頻識別,是一種通信技術、非接觸式自動識別系統,可通過無線電訊號識別特定目標並讀寫相關數據,而無需識別系統與特定目標之間建立機械或光學接觸。由於他是利用無線電波來傳送識別資料,一組射頻識別系統由標籤與讀取機組成。標籤上裝有電路,不需要電池。由於讀取機從一段距離外間歇發射能量給標籤時,標籤上的電路即可通電,與讀取機交換訊息。標籤基本上是在一塊矽晶片上加裝簡單的天線,然後以玻璃或塑膠組件封裝而成,所以進行識別工作時不需人工介入,可以在油漬、高塵量的惡劣環境中運用。短距離RFID可運用在工廠自動化、貨品銷售,長距離RFID可用在收費系統或車輛身分識別。
RFID具有條碼無法提供的整批讀取、可讀寫大量資料、可程式化的特性,包括讀者與館藏資料均可結合RFID擴大許多應用。圖書館內部作業僅以RFID取代條碼、磁條即可達到讀者自助借還書、防盜偵測、快速盤點作業、尋找錯置圖書等優點。提供圖書館進行館藏精確的管理,以及擴充更多的即時服務功能。(黃柏翰)
參考文獻:
朱耀明,林財世(2005)。淺談RFID無線射頻辨識系統技術。生活科技教育月刊,38(2)73-87
余顯強(2005)。圖書館導入無線射頻識別應用之研究。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42(4)509-522

電子紙(Electronic Paper)


電子紙(Electronic Paper),簡稱ePaper。是一種新型的顯示器,最大特色在於能自由彎曲,與紙的十分相似,其色彩對比高、解析度高、耗電量小、製造成本低。 電子紙的發展是為了仿效墨水在真實紙張上的顯現。不同於一般的平板顯示器,需要使用到背光燈照亮像素,電子紙如同普通紙一樣可以反射環境光。而且電子紙可以不再加電的情況下保留住原先顯示的圖片和文字狀態。柔性電子紙使用塑料背版和塑料有機電子構成顯示背板。
電子紙顯示器一般被認為比普通顯示器更適合閱讀,這是由於電子紙所顯示內容時圖像固定、無需持續刷新,並且其所顯示的圖像具有很大的可視角度。理想的電子紙在陽光下閱讀時圖像不會因為強光而變暗。在可製成的電子紙中,對比度在2008年就已經可以等同於報紙,現在更是已領先於報紙。現階段生產商依然在持續改進電子紙的全彩顯示能力。首款面向歐洲市場的柔性電子於20124月上市。
電子紙顯示技術現已應用於零售商店價簽,數字標牌,公交車到站時間表,電子公告牌,手機螢幕,電子書閱讀器。(李庭慧)

電子書(Electronic Book、Digital Book、E-book)


電子書又稱為electronic bookdigital booke-book。簡單的說,所謂的電子書是,必須透過特殊的閱讀軟體( reader ),以電子檔的型式,透過網路連結下載至一般常見的平台,例如:個人電腦( PC ) 、筆記型電腦( Note-book ),甚至是個人數位助理( PDA )WAP手機,或是任何可大量儲存數位閱讀資料( digital reading material )的閱讀器上閱讀的書籍。電子書代表人們所閱讀的數位化出版物, 從而區別於以紙張為載體的古早出版物, 電子書是利用電腦技術將一定的文字、圖片、聲音、影像等資訊, 通過數位模式記錄在以光、電、磁為介質的設備中, 借助於特定的設備來讀取、複製、傳輸
電子書的功能:可以訂閱眾多電子期刊、書和文檔,從網上自動下載所訂閱的最新新聞和期刊,顯示整頁純文字檔案和圖形,並通過搜尋、注解和超連結等增強閱讀體驗,採用翻頁系統,類似於紙製書的翻頁,可隨時把網上電子圖書下載到電子閱讀器上,也可以自己購買的書和文檔儲存到電子閱讀器上。電子書是古早的印刷書籍的電子版本,它可以使用個人電腦或用電子書閱讀器進行閱讀。它流行的原因就是因為電子書允許進行類似紙張書本的操作讀者可以在某頁做書籤,記筆記,對某一段進行反選,並且儲存所選的文章。另外,電子書閱讀器還包括內置字典,可變字型和樣式。電子書的主要格式有PDF EXE CHM UMD PDG JAR PDB TXT等等目前很多流行移動設備都是支援其閱讀格式的。(李庭慧)

電子書閱讀器(E-Book Device,E-Book Reader)


電子書閱讀器是一種流覽電子圖書的工具。螢幕的大小決定了可以單屏顯示字數的多少。而套用於電子書閱讀器螢幕的技術有電子紙技術、LCD等顯示技術。現在的電子書閱讀器廠商大多放棄了LCD屏的製造,轉而研究電子紙螢幕。電子書閱讀器是一種採用LCD、電子紙為顯示螢幕的新式數位閱讀器,可以閱讀網上絕大部分格式的電子書比如PDFCHMTXT等。不過現在的電子書閱讀器越來越多採用的是電子紙技術,特指使用eink顯示技術,提供類似紙張閱讀感受的的電子閱讀產品。
20世紀90年代產生,2007年亞馬遜推出電子書閱讀器kindle,掀起了全球電子書閱讀熱潮。亞馬遜的成功不僅在於終端服務,更在於內容服務,利用其豐富的電子書資源,使電子書產業有了新的商業模式。在中國主要的電子書產品有漢王電紙書、盛大Bambook電子書。
隨著網際網路的興起,電子書和電子書閱讀器早在上世紀90年代就已經出現,在中國,博朗和津科電子早在2001年已經推出了相關的電子書閱讀器產品,但是銷售範圍一直不大,主要用於企業客戶。200711月,全球最大網路書城亞馬遜(Amazon)推出電子書閱讀器Kindle5.5個小時之內,螢幕6英寸大的Kindle銷售一空。2008年,亞馬遜推出的Kindle2掀起了全球電子書閱讀熱潮。2009年,第二代產品Kindle2問世兩個月就銷售了近30萬部。同時,美國20094月至6月的電子圖書銷售比2008年同期成長了三倍。Kindle的熱銷,引發新力、漢王、三星等國內外廠家快速跟進,紛紛佈局電子閱讀市場,廠商與各大出版集團的合作也拉開序幕。全球電子書市場上,亞馬遜占據第一位置,緊隨其後的是新力,而中國電子書領先企業漢王科技位居第三。在中國,漢王已經占據了該領域核心地位。(李庭慧)

科學計量學(Scientometrics)



美國圖書館學家Lancaster認為書目計量是從文獻的角度,是從書目的角度來進行定量的研究; 如果從作者角度、從科學家角度來進行研究的,即為科學計量學。蔡明月教授則認為科學計量學是屬於科學之科學(Science of Science)、科學傳播、科學政策等之量化研究。廣義來說,是科學技術的量化研究。而與科學計量學類似的名稱則有技術計量學(Technometrics)。事實上科學計量與書目計量學兩者無法明確加以區別,大多數的書目計量學研究都是刊載於(Scientometrics)期刊之中,加一科技研究的具體成果主要還是以文獻(literature)的型式呈現。除此之外,科學計量學除了文獻的計量研究外,尚有研究發展的管理、科技在國家經濟的角色、政府的科技政策等與科學的相關研究。不論是在範圍、定義與應用上,書目計量學、科學計量學及資訊計量學三者並未有很清楚的劃分,且都有相似與重複之處,如果硬要加以分野,則可解釋為,應用到書目計量的組織與服務則為書目計量學,應用到科學的組織與學術傳播則為科學計量學,應用到資訊系統與服務相關則為資訊計量學。(魯佑敏)

參考文獻:
姜祈傑(2008)Science」與「Nature」之科學計量分析。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圖書資訊與檔案學研究所,台北市。
邱炯友(2006)。學術傳播與期刊出版。台北市 : 遠流


學術傳播系統(Scholarly Communication System)


學術傳播主要指學術成果的傳播過程。學者將自身的研究成果透過各種管道加以傳播,供其他使用者分享、參考,避免重複研究以及刺激新的研究方向,再發展出新的研究成果。如此不循環累積,人類的知識才能不斷創新。而學術傳播系統則是指學術界用以傳播學術資訊的一種概念系統,所指涉的內容包括功能、組成要件、傳播管道等等,並非單指任何一種個別的學術資訊交換工具或業系統。學術傳播系統的概念結構,在某些程度上與科學傳播(science communication)有相似之處,但學術傳播的範圍應較科學傳播要廣,包含了科學領域以外其他學術領或的學術資訊傳遞活動。(魯佑敏)

參考文獻:


吳紹群(2007)。開放資訊取用期刊對學術傳播系統的影響。圖書資學研究2(1)21-54

自我典藏(Self-Archiving)


自我典藏是在「網路民主」和「學術自主」的兩相結合下所應運而生的概念與作為。自我典藏可能存在於機構典藏庫和學科典藏庫中之一部份,其意義就是作者將自己的文章以數位文件的方式儲存並公開於網站供人查詢與使用,即「開放近用」,文章的性質可以是未出版的預刊本,或是刊後本。1990 年代,學者即有以學科為主的典藏模式(subject-based repository, 簡稱SR)。由於在自我典藏中,「自我」(self)的定義在許多的討論中很含糊,可指機構、學科本身,或指作者本身等。不過,在近十幾年裡,自我典藏已證實為個人收集文獻的基本概念。「自我典藏」做得最精彩的是著名的哈佛心理學家Steven Pinker所建置的個人網頁,不僅收錄大量的論文電子檔提供開放取用,也包括了許多的演講影音檔;甚至提供下載的論文全部是正式的版本。國內學者則有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王甫昌等,他所列出的多數期刊論文也都提供正式出版本的電子檔。(魯佑敏)

參考文獻:


何萬順(2009)。國立大學教師的「機構典藏」與「自我典藏」:鼓勵抑或強制?。圖書與資訊學刊71 (1:4)

電子書包(Electronic Schoolbag)


面對資訊化、多媒體的教學環境,傳統的教科書,似乎缺乏了趣味性與即時性,老師想臨時補充相關的資料,都非常地不方便。因此電子書包的概念隨之而起,希望能取代傳統的書包,並增加學習的行動性、教材的彈性與即時性。
電子書包的定義為「具無線傳輸功能、重量輕且便於攜帶的學習專用電腦,學生可方便帶在身邊進行學習活動。」正確的電子書包應同時具有行動學習載具與輔具兩大部份,行動學習載具部份應包含軟、硬體平台、學習應用平台及學習內容等。學習輔具部份則為週邊設備,用以增加其之使用功能,例如電子字典、電子計算機、電子筆記本等。(邱子軒)

知識建構(Knowledge Building)


知識建構(KB)活動經常在知識型社會的先進機構,例如科學團體及商業機構中出現。基本上,這些機構的成員攜手合作,同心協力提升團體或機構的整體知識水平。
在教育方面,知識建構提供一個學習途徑,以達為學員投入知識型社會作出充份準備的目的。參加知識建構小組或團體的學生積極對意見獻策、設法找出問題所在、探究解決辦法及發掘證據,並且與同儕進行辯論及討論。這些活動有一個明確目標,可同時開拓新視野及提升知識,超越個人的限制。
電腦輔助知識建構活動已在加拿大、美國、日本及一些歐洲國家盛行多年。透過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及其轄下的研究資助局,香港大學教育應用資訊科技發展研究中心由二零零一年開始在香港推動知識建構工作。本計劃更於二零零四年得到優質教育基金的支持,進行「設立一個可持續、擴充的知識建構型學校網絡」發展及研究計劃。
多項研究結果顯示知識建構能激發學習動機、改善學員的高階思維能力,例如作出判別性思考、解決問題及促進個人發展,包括溝通技巧、人際技巧及終生學習態度。只要給予他們適當的機會及支援,即使幼童亦能參與知識建構活動。研究亦發現了一些新證據,顯示知識建構能提高學習表現,而這些學習表現從前是以學校或公開考試的準則衡量的。
根據與教師及學生進行的廣泛研究及教育發展工作,Scardamalia教授(2002)撮述了針對知識建構學習活動的12項知識建構原理。羅陸慧英教授(2005)則進一步研究這些原理於知識建構過程當中的發展模式。從分析知識建構活動的資料當中,羅教授發現建構知識的過程可以歸納為四個知識建構發展階段。可是在一般的學習環境中,如果沒有老師的協助,知識建構一般都較難達致最高的層次。(邱子軒)

參考文獻:
Law, N. (2005). Assessing Learning Outcomes in CSCL Settings. Proceedings of Computer Supported Collaborative Learning 2005, Taipei, Taiwan.
Scardamalia, M. (2002). Collective Cognitive Responsibility for the Advancement of Knowledge. Liberal Education in a Knowledge Society. Chicago, Open Court.

有聲漫畫(Vomic)


傳播載具的改變除了促使電子漫畫的興起外,漫畫在數位影音科技的發展下,使得漫畫從「無聲」的時代進入了「有聲」的時代。而有聲漫畫「Vomic」一詞為「Voice 」與「Comic」二詞的結合,有聲漫畫的前身即是有聲書「audiobook」,我國有聲書的應用著重在語文學習用途與作為視障人士的閱讀工具,以及有聲童書的出版。然而講談社漫畫雜誌《月刊MAGAZINE Z》於2007 1 26 日策劃所建立的「讀師」 網站,開啟了漫畫歷程的新時代,有聲漫畫網站以讀師的概念運用於漫畫作品上,讀者只需在讀師網站下載想聽的漫畫讀師所屬的聲音檔案,即可以在閱讀漫畫的同時,播放著對應的聲音檔案,達到影音兼具的感官效果。
從日本集英社的Vomic 發展來看,自2007 11 月開始至今,Vomic 的作品巳超過二十部以上,而配音陣容中多為知名聲優。由此可知,專業配音人員的表演關係著Vomic 有聲漫畫讀者的接受度。集英社的Vomic 劃下了突破漫畫無聲時代的創舉,將喜愛漫畫的讀者們帶入了多元化和立體化的感官世界。有聲漫畫的崛起使得原本局限於「眼睛」感官的漫畫世界,推向「耳朵」的聽覺感受,開啟了前所未有的漫畫新視野。打破以往漫畫一向以純視覺藝術的呈現,如果想要聽一部漫畫的聲音,不再需要藉由觀賞動畫的方式。如今專業的配音人員用「聲音」來「表演」漫畫,為漫畫讀者提供一種全新的影音娛樂方式。(蔡懷恩)
參考文獻:
許立風(2009)互動式有聲漫畫之創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數位內容藝術創作與研發專班,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

動態漫畫(Motion Comic)


動態漫畫以保留原作品為前提下,運用簡單的平移、縮放、動作達到「類動畫」效果的表現形式,漫畫呈現音效主要透過「擬音字」、「狀聲字」等漫畫語言,讓讀者想像角色說話的語氣、聲調,動態漫畫中則搭配真人配音、實際音效提供聽覺的感受,發表平台涵蓋網路、手機、遊戲甚至是廣告媒體等,此介於漫畫與動畫間的表現形式近來逐漸被大眾認同與喜愛。
動態漫畫並非創新的技術,早在一九六十年代,美國Marvel(驚奇漫畫)公司就曾推出以旗下超級英雄漫畫為主角之Digital Graphic novel,受限當時的技術,此漫畫表現形式並未受到好評,時至今日動態漫畫不管在音效、圖形變化上已具有突破性的進展。
動態腳本常用於動畫製作中參考其運鏡、角色動作、音效,以達到動作連續、流暢,然而動態漫畫等同在動態腳本上加強其配色、動作、音效後直接出版發行。(蔡懷恩)
參考文獻:
賴政宏(2010)動態漫畫創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嶺東科技大學數位媒體設計研究所,嶺東科技大學,台中市。

數位無障礙資訊系統 DAISY(Digital Accessible Information System)


DAISYDigital Accessible Information System)數位無障礙資訊系統是由世界各地提供閱讀障礙者服務的圖書館,以及有此需求的使用者之組織所共同開發出來的開放式國際標準的多媒體可汲性技術。
DAISY計畫始於1988年,當時由瑞典國家有聲書圖書館(TPB)主導。該圖書館認為傳統的有聲書與點字書已經不能滿足大家的需求,特別是傳統的錄音帶在聽讀與搜尋資訊方面很不方便,於是瑞典政府決心發展一個數位化的閱讀方式。1991年瑞典國家視障圖書館接受政府委託,開始了一段為期三年的計劃。但此計畫發展初時,便因光碟的出現而被迫放棄。1994年,第一個DAISY有聲書原型正式出現,專門設計在WINDOWS平台上使用,並於維也納的ICCHP會議上發表。原本的意圖只是想展示嶄新的數位有聲書,幫助大學生以及其他身心障礙學生,讓閱讀更方便。但DAISY有聲書卻引起了廣大的迴響。1996年,瑞典國家視障圖書館邀請了一些閱讀障礙圖書館以及組織,共同在斯德哥爾摩成立了國際性的非營利組織:DAISY聯盟。該聯盟以推廣DAISY概念製成的有聲書為宗旨。幾次會議後,聯盟會員決議推廣以HTML格式為主的檔案格式。到目前為止,DAISY聯盟在全世界已經有20個全權會員(full member),以及44個協同會員(associate member),會員遍佈五大洲。
微軟 (Microsoft) DAISY 的發展中扮演一個重要角色。2004年微軟無障礙資訊技術團隊Microsoft Accessible Technology Group, ATG) 主辦了一個三天的國際研討會-盲人與視障圖書館:邁向一個數位的未來,並在2005年出版一個具體的DAISY有聲書:Microsoft Office FrontPage 2003 Inside Out。它是一本全文的DAISY有聲書。這是由瑞典國家視障圖書館(TPB)與加拿大國家視障學會(CNIB)合作的一個複雜計畫,計畫中使用了許多工具來做格式轉換與製作。DAISY聯盟並得到微軟授權使用FrontPage 2003 Inside Out有聲書做展示及訓練之用。
DAISY的核心技術結合圖表、文字、音訊三種資訊,依照萬維網聯盟的規範整合製作,滿足不同需求的讀者。DAISY以多媒體呈現,DAISY有聲書不僅僅只有聲音檔,而是整合了圖表、文字與音訊,成為多媒體播放的形式。此種多媒體文件可以是有聲書,也可以將文字與聲音同步播放。多媒體文件除了方便閱讀障礙者之外,對於語言學習者來說,亦可以增強學習效果。由於DAISY格式製作時就內含了6個層級架構,因此可以設定從章、節、頁碼等自由選擇想閱讀的部份,除了提高操作上的主控性,也能方便找資料。DAISY也具有書籤功能,方便讀者查找。此書籤功能除了讓讀者記下自己喜愛的段落外,也可以應用於教學上,老師講課時學生立刻以書籤功能作筆記。(謝宗容)
參考文獻:
DAISY聯盟官方網站http://www.daisy.org/
瑞典國家有聲書圖書館(TPB) http://www.tpb.se/english/
台灣數位有聲書推展協會 http://www.tdtb.org/daisy/project.html

數位博物館(Digital museum)


依據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技術彙編將此定義為:以「數位化」的方式,將各種器物、標本及文件等典藏資料,以高解析度掃描、數位化拍攝、三度空間模型虛擬製作等技術加以數位化與儲存,並透過網路完整呈現實體博物館所應具有的展示、收藏、教育和研究等功能。聯合國的Memory of the World Program、美國國會圖館的American Memory、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的數位圖館先導計畫、教廷梵蒂岡的珍貴手稿數位化、法國羅浮宮的繪畫數位化、澳洲的澳洲線上博物/美術館計畫、澳洲文化網、日本的次世代數位典藏系統研究與發展專案、日本的全球數位博物館計畫等,都是重要的數位圖書館/數位博物館計畫。
國科會為了加強人文社會科學的研發以及科學教育工作,從19985月開始推動「迎向新千禧一以人文關懷為主軸的跨世紀科技發展」方案。「數位博物館」專案即為此方案中的計畫之一,其主要目標為:整合建置適合國情並具有本土特色的「數位博物館」,以發展教育性網際網路內涵。藉由無遠弗屆的網際網路建立並推動文化、藝術、科技等教育性網站,使一般大眾得以不受時空限制,隨時上網檢索或瀏覽並利用其資訊,進而豐富人民生活的內涵與享受終身學習的樂趣。此外,更希望藉由數位典藏的推動,刺激多媒體數位典藏技術與產業之發展。
「數位博物館」專案計畫自19989月推動以來,於2001年進入第三階段(20015~20028月),建立一個「數位博物館」的推動與合作機制。該專案的推動大致區分為主題計畫以及技術支援等兩大類。另外,還有「推廣教育計畫」,係培養數位典藏種子人才,並將主題計畫與技術支援計畫推廣給各界使用。(謝宗容
參考文獻:
陳雪華(2001)。台灣地區數位化典藏與資源組識相關計畫之發展。圖書資訊學刊,1649-65
陳雪華(2000)。台灣地區數位圖館與博物館的發展。中華圖書資訊學教育學會,海峽兩岸第五屆圖書資訊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B輯,台北市。

數位文學(Digital literature)


數位文學肇端於1980年代,台灣出現錄影詩學、電腦詩、電玩小說等前衛書寫。1990年代初「電子布告欄系統」(bulletin board system, BBS)問世,引發新生代作家競相發表作品。1990年代中期多向文本、多媒體、互動、立體以及虛擬實境式的數位文學作品為現代文學發展揭開新的一頁。
相較於「網路文學」一詞,數位文學理論家與網路作家、國立東華大學教授須文蔚認為「數位文學」是較為周延的說法。早在網路普及前,現代詩的作者便開始使用仿數位語言形式進行創作,而目前出現在網路上的數位文學作品不僅能在網路上發表,亦可以以多媒體形式出版,以網路文學稱之似乎過於狹隘,而應以數位為核心,以「數位文學」稱之。
1996年後逐漸出現具規模的文學專業性網站。創作者利用多媒體技術,讓作品除了文字外更充滿炫麗奪目的聲光效果,也具有多向性與互動性,至此數位文學進入一個新的境界,即當代文學理論中的超文本文學(hypertext literature)或「非平面印刷」文學,文學創作的工具已不僅限於筆墨,HTML動畫、JAVAFLASH等城市技術也成為文學創作的元素。
Web2.0問世後,被廣泛使用於各個領域,文學的創作與出版也受到web2.0的影響與衝擊,注重文學作品的互動性與參與性,更重要的是開放分享,也更注重讀者的反映與回饋,進一步取得更多文學創作的可能性與活力。(謝宗容)
參考文獻:
須文蔚(2003)。台灣數位文學論:數位美學、傳播與教學之理論與實際。台北市:二魚文化。
蘇紹連(2002)。與超文本經驗鏈結。台灣詩學季刊,393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