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14日 星期三

按次計費(Pay-per-view)

Tag:電子資源採購模式、電子資源評選

近年來電子資源蓬勃發展,為了因應大時代的變遷和使用者行為的改變,在圖書館的館藏中電子資源所佔的比例逐漸提升。然而,電子資源的訂購模式與圖書館訂購紙本資料的模式不同,不同的電子資源有不同的計價方式,使得圖書館在採購模式上也有所轉變。然而,電子資源的價格提升,影響了圖書館採購的意願和數量,在不影響讀者權益為前提之下,圖書館近年來採用聯盟價格的模式,希望以較低的價格,滿足多數的需求。目前學術界電子資源聯盟價格模式有以下幾種:(1)依訂購單位類型、全職人數教學研究和圖書館館藏情況來區分。(2)依整個聯盟訂購單位總數或訂購總金額之多寡,訂定不同之折扣。(3)無限次使用 vs. 依同時上線人數計價。(4)新訂購單位 vs. 舊訂購單位。(5)資料庫合併訂購之優惠。(6)多年度的價格模式。(7)“Pay-per-view””Pay-per-article”(8)將價格區分為”Content fee””Access fee”(9)紙本和電子期刊’Bundle”在一起之價格模式。(10)搭配CD-ROM之產品。(11)將價格區分為未加工處理之資料價格和系統介面價格。

本名詞主要針對“Pay-per-view””Pay-per-article”的價格模式。「Pay-per-view」一詞原本是用在廣播電視的計費模式上,指的是每次付費收看節目,最先由美國開始提供此類型的節目。後來「Pay-per-view」一詞才被圖書資訊學拿來運用在資源採購或計價模式上。根據IFLA(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Library Associations and Institutions)2012年所出版的(電子資源館藏發展關鍵議題:圖書館指引)(Key Issues for E-Resource Collection Development A Guide for Libraries)提到,「Pay-per-view指的是按次閱覽付費,要使用時才購買之按次交易付費法,而非預付訂閱。」

Pay-per-view」的價格模式指的是廠商依瀏覽次數來收取使用單位費用,主要針對需求量較少或使用量不高的電子資源所使用的模式。通常單價較高,預算掌控不易。此價格模式必須仰賴於完善且準確的電子資源系統統計機制,以監控使用者的使用方式,避免濫用的情況發生(鄭伃廷)

參考文獻
顏惠專(2005)。從電子資源聯盟價格模式分析探討未來電子資源訂購趨勢,圖書與資訊學刊。5351-64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Library Associations and Institutions (2012). Key Issues for E-Resource Collection Development A Guide for Libraries. America: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Library Associations and Institution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