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是從文本建構意義的過程(R.C.
Anderson、Hiebert、Scott、Wilkinson,1985),閱讀者自文章中擷取資訊,藉由印刷字體、圖像服號等訊息的辨識,透過文字、圖像符號的刺激,利用既有背景知識賦予這些文字、符號意義,進而詮釋文章的內容,以便建構出有意義的歷程(林巧敏,2009)。閱讀也是理解書寫文章的過程,文章作者透過文字表達意念,讀者也藉由對文字的理解,來感受作者的思想;透過視覺、感知、語法、語意的理解過程,將文章解碼並達成資訊轉譯為知識的過程(賴苑玲,2002)。
從教育的觀點來看,閱讀是一項終身受用的基本技能,根據R.C.
Anderson、Hiebert、Scott、Wilkinson於1985所提出的研究報告中指出,閱讀是孩童在學校成功的基石,會在將來跟著他們一輩子;沒有良好的閱讀能力,個人將失去成功的機會。從社會的觀點來看,由於文明與科技隨著時代推進變得更加複雜,經濟與產業體系需要具備更高層次閱讀能力的員工才能勝任(Willett,1995)。從文化的觀點來看,人類所累積的知識已成為社會記憶甚至是文化記憶,而個人則主要透過「閱讀」成為該記憶的消費者(Miksa,1992),將知識轉移至個人,除了提供解決問題的辦法,也會回過頭來為社會/文化記憶產生新的知識。
閱讀在過去一直被視為是私人、隱密、靜態的,但在讀書會與其他各式閱讀社群的興起,閱讀自1990年代後期也成為一項社會活動而廣為人知(Ross、McKechnie、Rothbauer,2006)。而隨著資訊科技與網際網路的發展,大量的文本以數位方式呈現後,網路閱讀、線上閱讀或數位閱讀的概念應運而生,全球許多青少年及社會成員在網路上進行各種活動,包括不同程度的閱讀(林珊如,2010);而其非線性、互動性、立即性、匯集性與匿名的特性,也為新時代的閱讀加入新的元素。(林彥均)
參考文獻:
Anderson,
R.C., Hiebert, E. H., Scott, J. A., & Wilkinson, I. A. G. (1985). Becoming a nation of readers: The report of
the Commission on Reading. Washington, DC: National Institute of Education.
Miksa,
F. L., (1992).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Two paradigms. In P.Vakkari
& B.Cronin (Eds.), Conceptions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Historical, empirical and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pp. 5–27). London: Taylor Graham.
Ross,
C. S., McKechnie, L., Rothbauer, P. M. (2006). Reading Matters: What the Research Reveals about Reading, Libraries,
and Community. Westport, Conn.: Libraries Unlimited.
Willett,
H. G. (1995). Public Library Youth
Services: A Public Policy Approach. Norwood, NJ: Ablex.
林巧敏(2009)。推動國中小學童數位閱讀計畫之探討。臺灣圖書館管理季刊,5(2),49-67。
林珊如(2010)。數位時代的閱讀:青少年網路閱讀的爭議與未來。圖書資訊學刊,8(2),29-53。
賴苑玲(2002)。當前國小推廣閱讀活動及師生反應之研究。臺中師院學報,16,285-308。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