館藏發展是指圖書館有系統、有計畫的依據既定政策建立館藏,並且評鑑館藏,分析館藏強弱,探討讀者使用館藏情形,以確定能夠利用館內及館外資源來滿足讀者資訊需求的過程。館藏發展的內容包括:社區分析、館藏發展政策訂定、選擇、採訪、館藏評鑑、館藏淘汰等活動。
數位館藏發展是由館藏發展演變而來,傳統圖書館的館藏發展的理論與實務起源於「選書」(Selection)的工作,早期的圖書館由於經費有限,出版品數量又少,選書工具並不受重視,多半由學校教授或管理委員會決定。到了十九世紀中期,圖書館經費和出版品數量增加,圖書館專業性日漸提升,選書權又回到館員手中。選書所考慮的因素包含資料的內容、作者的權威性、出版社的聲譽、資料的編排、資料的外型以及其他特性等。隨著電子資源的出現,其取得與利用的複雜度與困難度使得傳統館藏發展的選擇標準已不敷使用。LbGuardia & Bentley在1992年提出選擇電子資源的標準,包括:廠商能力、費用、維護、安全性、查詢功能、系統功能、授權合約內容、人力支援、主要使用對象、軟硬體等。(蔡雁農)
參考資料:
吳明德(1991)。館藏發展。台北市:漢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