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27日 星期三

開放式定位址 (Open URL)

在網際網路快速發展的數位環境下,資訊快速地被製造與傳遞,我們透過超連結(Hyperlink)的方式從一個網站或網頁,連到另一個網站或網頁;在學校和機構訂閱的資料庫中,也透過連結權限的方式讓有購買資料庫的使用者可以隨時隨地取用資料庫的資料。然而,在網路連結的過程中,若網站與網站之間沒有建立良好的溝通機制,就會造成無法導引使用者到適當位置的狀況發生。為避免此狀況,於是透過OpenURL來控制。
OpenURL的起源是在1990年代末期,位於比利時的University of Ghent Herbert Van de Sompel領導團隊執行的一項研究計劃“Special Effects”,該計劃之研究成果就是我們現在所知道的OpenURL。同一時期,在美國,也有像PubMed, Open Journal Project ……等專案在進行相關的研究。Ex Libris 2000 年購買University of Ghent 專案的獨立產權,並在同年發表OpenURL 第一個相關產品SFX Van de SompelHerbert 以及Ex Libris 公司的Oren Beit-Arie。之後共同研發OpenURL v0.1. 之後並演變成現在的v1.0. 也就是正式在NISO 註冊的Z39.88的標準。(王鐠淋,2006
OpenURL是一種在網路間傳遞訊息的機制,應用於網路上超連結的一種標準陳述語法,藉由一組已經定義好的標籤(Tag)來增進網路超連結能力。傳統的連結方式是固定的連結點去連結全文,但OpenURL是在另一個平台上,先取得資料的後設資料加以分析,再找尋最適當的連結方式,傳回使用者的介面,使用者就可以直接取得資源。OpenURL所欲解決的問題就是連結,讓大家都用同一種語言溝通。
一個合法的OpenURL如下所示:










圖片來源:王鐠淋(2006)。OpenURL與動態延伸連結系統。

其中,Base-URL是一個網址,說明後面的Metadata所要傳送的位置,而Metadata 的內容就是標準內容所含涵蓋的範圍,如atitle代表Article Titleissn代表ISSN號碼等等。Base-URL在這裡是我們所指的OpenURL的解析器。利用此解析器分析所傳進來的OpenURL,然後再作進一步的處理。
OpenURL的出現是要讓網際網路上眾多資訊服務提供者及資料提供者,以一組標準的陳述語法互相溝通沒有組礙。透過這樣一個標準,廠商之間、學術單位與資訊提供商之間就可以輕易瞭解對方的需求,進而提供出正確快速的服務。(張如瑩)

參考資料:
王鐠淋(2006)。OpenURL與動態延伸連結系統。中華民國圖書館學會會訊,141-2,頁102-110
教育部、國家圖書館(2006。數位圖書館分散式協定(SOAP, OAI, OpenURL數位典藏技術彙編2006年版。網址:http://www2.ndap.org.tw/eBook3/showContent.php?PK=208,檢索日期:2009.04.07
歐陽崇榮(2002)。參考服務新挑戰:電子資源整合與管理。台北市立圖書館館訊,202,頁56-66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