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27日 星期三

專題選粹服務(SDI, Selective Dissemination of Information)

簡介與定義
SDI服務又稱為資訊選擇傳播服務、專題資訊服務,是針對讀者的個別需求,選擇最新資訊,以主動積極的方式,定期提供服務,其目的在於節省讀者檢索資料的時間,協助讀者獲取更多相關資料,並加強館藏的流通和使用。
亦可解釋為一項在機器(電腦)輔助下,傳播新資訊的服務,目的是要使組織內的每位成員能獲取新的資料,而組織內各項資料的使用率能達到最高點(Luhn,1958)。
發展歷史
1920年代,紐約公共圖書館請讀者填寫興趣卡(即profile檔)開始,當有新資料進館時,圖書館就依此興趣卡來寄發相關資料。到1940年,哥倫比亞大學開始使用一個稱為「書目服務」的程式,這是在MEDLINELIBRARY LITERATURE二個資料庫中查詢到最早的自動化SDI紀錄(Strube & ntoniewicz,1988)。
直到1958年,才由電子工程師的資訊科學家Luhn於《IBM Journal》上發表一篇“A Business Intelligence System”文章,說明利用電子計算機來處理資料,提供SDI的構想,即為今日的肇端,次年,IBM公司根據Luhn的構想設計出SDI-1的系統,並陸續發展出SDI系列系統。如今,SDI在電子圖書館盛行「個人化」服務的同時,也益顯重要。實施SDI須先建立讀者興趣檔,包括個人基本資料、研究主題、關鍵字等。其次則須蒐集、過濾各種到館資料,如期刊、圖書、會議論文……等,找出符合讀者興趣者,定期對館藏資料庫進行配對,以找出符合讀者需求的資料。(王錫璋,民86)
HousmanKaskela1970年說明,SDI系統的目的並不是研究人員在緊急時,去找出有用的資料;而是持續通知研究人員在專業領域上的新資料,讓研究人員得以跟上最新發展。自動化的SDI並沒有完全取代獲取資訊的習慣,也沒有保證篩選出所有關於使用者核心興趣的文獻資料,但是SDI可以在一般搜尋能力和意願的範圍之外,幫助研究人員定期更新資料。(Housman & Kaskela, 1970
而國內SDI之發展,1972年由李德竹首先引進SDI之定義及運作方式(李德竹,1972);其後,中山科學研究院為了解決閱讀資料量持續增長的問題,於民國658月開始籌備「圖書館提供資訊服務計畫」,成立資訊服務組。因試行效果良好,於民國668月,擴大推廣,是國內最先推行專題選粹服務的單位。(魏瓊釵,1982
作業流程
專題選粹服務無論以人工過濾資料或以電腦技術處理相關主題文獻之配對,其作業步驟大致如下:
1.          建立讀者興趣檔
確定固定服務對象,了解其興趣或研究範圍,建立其興趣檔,且應常更新,以確實掌握讀者需求。
2.          蒐集與選擇資料
人工方式是以館方定其過濾以處理之心到館藏等各式資料,選符合讀者興趣者;或以資料庫記錄檔比對的方式,自動產生所需資料。
3.          提供資料
根據讀者之要求,決定提供資料之週期。資料類型可包括三種:
(1)       原件資料:確定某件資料與讀者興趣相關時,即直接影印提供全文。
(2)       書目資料:資料篇幅太長或無法確定是否為讀者所需,則先提供書目資料,再根據回覆情形,決定是否提供全文。
(3)       目次表:讀者指定閱讀的期刊或其研究主題相關之重要學術刊物,先提供目次表供讀者勾選相關程度,俾能隨時調整資料方向。
4.          評鑑
為了解提供之資料是否符合讀者興趣,通常每件資料附上回覆單,供讀者勾選相關程度。此外,定期調查讀者意見、態度或統計分析資料提供之回現率、精確率,亦為評估服務成效的方式。
而目前關於SDI的相關服務,除了上述評鑑方式外,令可以資料探勘的方式進行讀者興趣的多方面探所,目前許多研究偏向以RSS的方式進行相關服務,且大部份的新聞網站也提供類似服務,讓使用者能更快地了解新知。(郭于璇)
參考資料:
胡述兆 (1995)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台北市:漢美。
黃明居、簡燕華 (2007)RSS應用於數位化圖書館專題選粹服務之研究。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44(3)275-29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